三五中文网

三五中文网>我在古代考公,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> 第409章 双方拉拢(第2页)

第409章 双方拉拢(第2页)

皇长孙也乐见有人平息城内恐慌。

最终,文攻也不了了之。

于是大粮商们这才知道对方不好惹。

至此,林向安凭借粮策一举崭露头角。

既稳住了城中局势,也顺势打响了名声。

但与此同时,他自己也被推到了政治风暴的中心。

皇长孙与诸藩王的人马,很快都注意到了这个名字。

他们看得出来,即便撇开宁远伯府的庇护不论,仅凭林向安对浙江会馆的掌控与手腕,就不是寻常举子可比。

于是,两股势力先后伸出橄榄枝,意图拉拢。

皇长孙一方的动作更快。

他派了詹事府的官员,以“嘉奖义行”为名,前来“邀请”。

言辞里带着理所当然的高位口吻,许诺的不外乎是功名利禄:

考中进士后优先授官、未来皇商特权、甚至愿意追查那些弹劾他的御史。

而真正的条件只有一个:

粮食要优先供应皇长孙的衙门和军队,并借此引导浙商群体表态支持他。

对于这样的拉拢,林向安心中冷笑。

他很清楚,这些人看中的并非他本人,而是背后资源与影响力。

就连宁远伯府都要谨慎保持中立,他岂会天真地轻易表态?

心里是不屑的,嘴上却绝不能露怯。

林向安全程毕恭毕敬,言语之间极尽谦卑,反复强调对“国本”的尊崇、对“朝廷”的敬畏。

姿态低得不能再低,恰好勾画出一个“心存忠义、偶有机缘”的举子形象。

毕竟皇长孙名义上仍是储君,正统不可否认。

林向安虽然不愿卷入,但也不能在台面上拒绝。

于是,他点头应承了部分要求:

承诺会“尽力保障”一些清要衙门如翰林院、国子监的口粮;

象征性地捐赠些许粮食,以“劳军”之名表态;

既能卖人情,又避免陷得太深。

至于更直白的“站队”要求,林向安则巧妙推脱:

“晚生一介书生,唯知读书报国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