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能稳住人心,再图长远之计。
总好过坐以待毙。”
众人皆点头,这话也在理,还没到山穷水尽之时,总是要搏一搏的。
也算是被说服了。
见气氛已被带向“自力更生”,林向安心知火候已到,便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:
“好!既然大家都觉得此事可为,那下一个问题就是——谁来做?”
他停顿片刻,声音低沉而有力:
“会馆中并非人人皆能操此业。
让守卫组壮丁徐守卫大家安慰,若放下棍棒去抄书,是浪费;
同样,若有人终日闲坐,却与辛勤劳作之人同食一碗粥,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时日一长,诸位心中可能平衡?
矛盾一生,内乱必起!”
这话说到了所有人的痛处,连陈启泰也皱起了眉头,这确实是无法回避的难题。
林向安趁势,不留空隙,提出自己的方案:
“所以,我提议设立‘生产组’,稽考勤惰,核定工限,分为两组:
一为‘笔墨营生’,无事的读书人可写抄书、绘画、代笔等;
会馆别的没有,但笔墨纸砚多。
一为‘工巧营生’,若有手巧之人,可制些简易器物,或辅防卫组布置陷阱等。
凡参与者,皆以‘工分’计酬。
工分多少,换取额外口粮与优待。
多劳且优良者,额外奖励口粮。
正如值守,夜里格外艰难,就要适当额外奖励。
若只完成基本任务,便是基本口粮。
无故怠惰者,酌情减免口粮。”
书房沉寂下来,但这一次,静默中透着思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