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闻‘安危系于良将,社稷倚以干城’,往岁建虏寇我边城,京畿鼎沸,卿以京营副协理之职,星夜赴难,解黎民于倒悬。
今岁三月,建虏率十万骑寇边,毁边墙、掠村堡,边民号哭,卿亲率猛士以击敌寇,不落我大明威名,官山一战,贼众丧胆,望旗而降,朕心甚慰。
敕令,晋卿为柱国,赐丹书铁券,世袭罔替。
赐金三千两,赏蟒服玉带,锦缎百匹。
钦赐。”
世袭怀国公!
礼台上的文武百官倒吸一口凉皮。
有鉴于祖制,大明自成祖之后两百年,除了张世康这个晋爵怪物以外,再无其他功臣得封世袭公爵。
而现在孙维藩成了第二个。
原本去岁江南动乱,天子一怒之下将定国公等南京勋贵除爵,大明一下子少了几十个重要爵位。
当时文官们还觉得勋戚的力量再度削弱,可现在他们发现自己错了。
相比于南京城那些醉生梦死已经养废了的勋戚,孙维藩可是实打实的近卫军副元帅,手握大军的实权国公。
宣旨还在继续,并没有哪个官员不开眼的出来打断。
孙维藩闻听那句赐丹书铁券的字眼时,身体明显抖了一下,牛眼一下就红了。
两百年的侯爵,终于在他手上晋爵,这对于一个武将而言,无异于光宗耀祖的大事。
就算是到了下头,见到了自家的列祖列宗,那也是倍儿有面儿。
“臣孙维藩叩谢圣恩!”
孙维藩声音浑厚老泪纵横,崇祯皇帝温言嘉奖,然后示意王承恩继续。
……
“武功侯黄得功,晋上护军、太子太保,赐丹书铁券,赏金两千两,赐蟒服玉带,锦缎百匹。”
又是世袭罔替!
满朝文武再度倒吸凉皮。
黄得功在上次建虏寇边时,刚刚晋伯爵为侯,只不过当时赏赐的是降等承袭,而这一次,连世券都给了。
黄得功也算是大器晚成的典型,当然,倒不是说他不够勇猛,实在是当今天子……
按照历史原有进程,黄得功是到南明时才得到个爵位。
“定州伯、虎贲军都督卢象升,晋柱国、定州侯,赐丹书铁券,赏金两千两……
临城伯、虎贲军都督同知、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,晋柱国、临城侯,降等袭伯,赐丹书铁券,赏金一千两……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