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皇帝站了起来,目光从姚昆和李刚身上扫过,最终定格在李邦华身上。
“但是……朕不听。”
轻飘飘的一句话,却如同惊雷一般,差点闪了姚昆等人的腰。
不是陛下,哪有这么说话的?
这不是不讲理吗?
这是昏君的做派呀!
姚昆想出班反驳,但被海中期拉了一下,最终没有实行。
“朕之前对无忌说过,他不负朕,朕必不负他。”
这话令在场的朝臣再度一滞。
不论如何,身为天子,对一个臣子如此承诺,多少有些丢份儿,可崇祯皇帝表情却很坚定。
“至于诸卿所虑,朕知道了。
但朕还是要说,朕信得过无忌,便信得过无忌提拔的将领。
以前如此,以后皆然。
尔等……听明白了吗?”
朝堂上如静止了一般,安静的只余百官的呼吸声。
当今天子,这是将大明朝的国运,都托付在了一份信任上。
这等信任亘古未见,想来也必然是后无来者。
姚昆顿时有些庆幸,庆幸刚才海中期拉住了他。
李邦华也长叹一口气,终是退回了自己的班列。
崇祯皇帝似乎知道这些朝臣,有一部分或许真的是在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,所以自始至终,也并未如何生气。
不论如何,大明正在向着中兴稳步迈进。
而他,也早在一年多前,真正看清了自己治理国家的水平,认清了现实。
这世上充斥着各自的傲慢与偏见,唯有先看清了自己,方有可能看清别人,没有自知之明,早晚会万劫不复。
他再也不想回到几年前的日子了。
这三年来,他已经有过两次让无忌那小子失望了。
崇祯皇帝心里清楚自己多疑的毛病,是以三省吾身,早已暗暗发誓,绝不会再有第三次。
无忌是在大明危如累卵之际,他于太庙痛哭无数次,列祖列宗才降下来的贤才。
如果这样的人,他都无法信任,崇祯皇帝担心,有朝一日他到了下面,估摸着列祖列宗也不会放过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