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某些寺庙僧众犯了戒律或者大明律,自然都是由主管他们的衙门来惩处。
张世康直接武断的处死这些人,于情于理都不符合规矩。
孙维藩其实是在委婉的提醒这大侄子,应当注意影响,尤其是朝廷里。
如今张世康身居高位,不论是一系列的改制,还是打了那么多胜仗,都使他的声望在民间很高。
这并不是件好事。
比如这次救灾,孙维藩就委婉的表示过,只不过孙维藩的委婉跟旁人不同,他的意思是最好不要管,免得多生事端。
很显然,张世康并没有听。
“事急从权,那寺庙既有不少钱粮,刚好用来弥补粮食不足的问题。
将寺庙这些年囤积的粮食拿来救助灾民,如果真有佛祖,佛祖也会这么做的。
否则,他就不是佛祖。”
张世康摇了摇头道,说罢十分平静的再次拿起筷子来。
宗教确实是个很敏感的东西,张世康知道,在欧罗巴,乃至西域以西的大部分地区,宗教在一个国家里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。
在欧罗巴文艺复兴运动之前,即使是国王,也要很大程度的与宗教领袖分享权力。
更有甚者,若国王得罪所属宗教领袖,下场基本都会很惨。
张世康就听说曾经有个欧罗巴的国王得罪了教宗,为了请求原谅,大冬天的愣是在教宗的教堂外站了整整三天,最终才买到了赎罪券。
至于赎罪券这玩意儿,当然也是教廷发明出来的,据说只要买了赎罪券,不论犯了什么罪,都能得到主的宽恕。
这种情况在欧罗巴持续了上千年,即使文艺复兴运动之后,教廷的影响力大不如前,但宗教的影响力却并未改变。
相比于其他地区,大明的宗教氛围就相当佛系和温和了。
大明各地有诸多的宗教,诸如道家、佛家、穆斯林有,泛灵论有,甚至图腾崇拜也有。
但在这诸多的教派里,有一个宗教一度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,那便是佛教。
这可不是张世康信口胡来,自大明往上追溯,一千多年的时间里,中华大地曾经历过多次灭佛,最着名的便是三武一宗灭佛了。
那么问题来了,既然中华大地对宗教如此宽容,为啥偏要灭佛呢?而不是灭道士、灭其他教众?
答案也很简单,因为佛教有钱,还懂忽悠。
具体原因暂且不表,但起初的和尚是可以吃荤腥的,也是经历三武一宗灭佛后,幸存下来的教众为了继续传承,不得以加了清规戒律,方才有了青灯古佛的说法。
可是这本来就是与人性相悖的,所以自此之后,藏污纳垢才屡禁不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