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剑垚跟她解释道,
“师父没给你说全了,什么未竟的学业那都是次要的,大舅这边在外经贸学院工作,算是安定了。
三舅那边在外文局这些年也不是顺风顺水的。
尤其是三舅妈,人家44年从南开毕业,进入金陵大学,47年去了丑国,但他父亲是文白先生,回国不仅仅是因为缺人,是有很多正直因素的。
但58年的时候三舅妈就被下放到苏北去了,直到69年文白先生去世才回京回到单位。
那时候正是风声鹤唳的时候,文白先生的背景让她又没过过几天好日子。
应该是心灰意冷了,趁着建交和恢复人才交流的契机,去丑国过几天舒心的日子才是真的。
另外三舅的情况跟她也差不多,因为他岳父的关系,再加上师爷那个神神叨叨的属性加持,这些年也不好过。”
小双恍然大悟,原来还有这层关系。
“那大舅为什么过的还行,还在外经贸教书?”
“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,人家抗战的时候就拒绝为敌伪效力,49年的时候参与过两航起义,在民航局和津门航校工作过,当老师是后来的事了。
而且他和很多人的关系都非常好,为人又开朗,属于急公好义那种的,朋友多多的,敌人少少的,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的苦难了。”
“那为啥家里一个小辈都没有?”
“。。。你观察的还挺仔细。
师父师丈就不说了,他们早年南下北上到处奔波,属于没有空生孩子。
大舅本来在丑国的时候有个女朋友,都要谈婚论嫁了,师爷一纸书信把他叫回来了,后来黄舅妈跟他的时候两人年龄都不小了,就错过了生育年龄。
至于三舅,三舅妈在适龄生育的年纪被下放到苏北,那地方生活困苦,一待就是十几年,能生出来孩子才是出事了。”
小双不由得一阵唏嘘。
“那这个家就这么断了?”
“也不算吧,二舅在丑国,还是有孩子的,也很厉害,阿波罗计划的重要参与者,地质学家,他们这一门即便没有孩子,在历史上还是会有记录的,也算青史留名的人物。
不像我们,生了这么多,要是他们不争气,那就当个米虫得了,我也不指望他们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本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