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卖了300台?那岂不是一天的销售额,就达到了4500块钱?”
姜眉庄对数字比较敏感,听到大哥姜涛的话后,她的脸上露出一抹诧异之色。
一个工厂,一天能有四千多块钱的销售额,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。
这样的成绩,放在这个年代,那也是相当惊人的。
如果石头乡组装收音机厂,能够一直有这个成绩,那绝对能成为石头乡的明星企业。
“没错,就是4500块钱的日销售额。”姜涛满脸笑容的对姜眉庄,还有梁鸣道:
“一开始,我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,也有些震惊,难以置信。”
“我还反复对账了两次,最后才确定,这个数据没错。”
“我们石头乡组装收音机厂,真的日销4500块钱了。”
“除开所有成本,我们厂还有将近一半的利润。”
“按照我们乡里和你们的合作协议,你们能拿走6成利润,也就是1350块钱!”
“如果我们石头乡,每天都有这个销售成绩的话,你们俩,一个月就能分到四万块钱的股份分红。”
说到最后,就连姜涛也有些羡慕梁鸣和姜眉庄了。
月入四万,这是什么概念?
这可是80年代中期。
人均月收入,不过是三四十块钱!
普通人努力一年,也只不过转个三四百块钱!
梁鸣和姜眉庄两人一个月的收入,就顶得上普通人努力100年的收入了!
听到姜涛这话,梁鸣笑了笑。
也难怪姜涛刚才那么高兴,虽然组装收音机厂的股份分红大头,被他和姜眉庄拿了。
但石头乡一样持股百分之40。
换句话说,如今组装收音机厂,每天都能卖出去300台收音机的话,石头乡一个月也能分到块钱的分红。
这笔钱,对于作为贫困乡的石头乡来说,绝对是一笔惊人的数字。
这笔钱,不管石头乡用来做什么,都能给石头乡的老百姓们,带来很丰厚的好处。
石头乡的经济能带动起来,姜涛作为石头乡的乡长,自然也更好进步!
看到姜涛这么开心,梁鸣决定送一份厚礼给姜涛:
“姜大哥,现在乡里的经济建设资金,压力还大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