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位之前一直没开口的宗亲,此时低声道:“……话不是这样讲。前朝那位武哀帝穷兵黩武,最后国家衰弱,埋下大乱祸根,咱们太祖爷百年前就说过,若无充分准备,轻易不要开战。”
“那依你说,难道就任由外邦在咱们大梁肆意妄为?”留王瞪眼。
“非也非也,要想个万全之策啊。”
“哼!打仗哪有完全的,豁出去拼命就是!瞻前顾后,只会打败仗,气势上先就输了!”
眼看两个人吵起来,皇帝将酒杯轻轻放在桌子上。
敬淑大长公主连忙暗示二人收声。
殿上一时安静,人人看向帝王。
皇帝站了起来。
目光扫过殿中众人,眉宇间冷冽的威严凝起。
“诸位宗亲,祖宗打江山不易,你们要跟朕一起,将百年基业守好啊。今时今日,外邦狼子野心已显,这仗,不是大梁要不要打、能不能打,而是他们逼着咱们动手。”
皇帝一边说,一边在殿中踱步。
面容虽然带着伤势初愈的些许苍白,但丝毫不减迫人的气势。
视线所过之处,如寒霜覆地,令人不敢直视。
他抬手,指向龙椅。
声音郎朗。
“这龙椅,朕坐在上面,考虑的便不是个人恩怨,亦不是眼前困境,而是万千黎民、是江山国祚的延续!外邦蠢蠢欲动,为侵占大梁准备许久,这些奸细探子便是证明。虎狼在侧,龟缩不动,只能任其吞食,苟且偷安,只能让其蓄积力量,变得更加凶残。”
他看向刚才那个说要万全之策的宗亲。
“朕养伤这段日子,想了许多,也听了许多。朝廷里,愿战的人少,不愿战的人多啊。就是咱们萧氏子弟之中,也有不想战的人。”
那宗亲低头,脸色惶恐。
“朕不怪这些人。”皇帝负手,脸色沉肃,“他们不坐龙椅,看得近,看得浅,在所难免。但朕今日,想让各位宗亲知道,朕征讨之心已定,但愿各位与朕同心协力,莫要给萧氏蒙羞!”
此言一出,殿上人人心思翻涌。
嫔妃们不知皇帝为何在宫宴上提起这个。
而愿战的宗亲都很激动。
晏后第一个表态,走到皇帝面前,下拜言道:“臣妾身在后宫,不该参与国事。可今日听到陛下所言,臣妾心中也被燃起战意。陛下放心,您只管在前征讨,臣妾一定为您打理好后宫,率所有宫妃支持您!臣妾出身国公府,必定修书一封回家,督促族人为陛下效命!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德妃也是将门,随着晏后,也说了同样的话。
紧跟着,家中有人在朝为官或有爵位的嫔妃,纷纷开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