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战胜了,他却彻底输了,只能匆忙返回战场,帮白颖儿擒住浮蛉,希望能挽回一些颜面。
两军的战场上,无论是白颖儿和浮蛉之间的战斗,还是两路大军,都已失去悬念。
白颖儿身边神雷环绕,化身雷公电母,暴烈的雷霆在她手里犹如水流般温顺,随意而发、随心而收。
浮蛉被十二雷公追杀,疲于奔命,数件宝物毁于雷公之手,还在负隅顽抗,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败局已定。
看到自己昔日忌惮的对手如此狼狈,白颖儿感慨不已,这就是传承的差距。
她之前修炼的功法,只记载了几门道术,威力差强人意,很多都只能靠她自己琢磨。
而道门传承包罗万象,无论她想要修习什么样的道术符法,不管粗浅还是深奥,哪怕是一些极为偏门的方向,都有前人尝试过,能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,用‘完整’二字都不足以形容道门传承的丰富。
听师父说,这还只是道庭‘两院一府’中的一府,甚至雷部的地位已经被斗部取代了!
鼎盛时的道庭该有多么强大,引人遐想。
白颖儿猛然意识到,自己竟在战斗中分神了,不过问题不大,浮蛉被十二雷公团团围住,雷落如雨,插翅难逃。
这时,白颖儿看到攀琮飞了回来,视线交错,见攀琮神色有些怪异,只说幕后黑手已死。尽管没能将之活捉,但无伤大雅,这已经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,让角生国上下扬眉吐气!
攀琮加入,浮蛉彻底失去希望。有前车之鉴,攀琮这次非常谨慎,终于将浮蛉生擒。
当他们带着被活捉的浮蛉现身,流风国一方彻底失去了战意,有心抵抗的修士也无力回天,开始大溃逃。
白颖儿和攀琮随即加入战场,率领角生国大军占领流风国城池,收拢残兵,稍作休整,便分兵三路,攻入流风国腹地,大举反攻。
白颖儿亲自率领中军,攀琮和秦犼各领一路大军,在两翼策应,三路大军一路攻城拔寨,兵锋直指流风国国都。
流风国失去唯一一位炼虚修士,而且刚经历惨败,士气跌到低谷,战意全无,失去了威胁。但要防备流风国背后的势力再派来强者增援,不过有攀琮护法,朱雀也会时不时出现在战场,以戏耍流风国修士为乐,并无意外发生。
角生国大军所向披靡,最终进逼国都,陈兵城下。
攻城之战乏善可陈,流风国国主只是稍稍抵抗,便开城投降,流风国就此灭国!
自此,流风国纳入角生国的版图,接下来才是白颖儿他们最忙碌的时候。
战后的流风国百废待兴,人心惶惶,秦犼身负王命,派出精挑细选的人手,占领各城,收服诸族。
流风国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洗牌,王族被打成奴族,一朝从天上跌到地府,至于其他部族,地位倒是和之前没有太大差别,浮蛉已经归降,只要日后立下大功,流风国王族还有脱离奴籍的机会。
白颖儿则不问俗事,带着一些道门弟子,游历名山大川,挑选出适合建造法坛的地方。
与此同时,秦犼将从流风国搜刮到的灵材,源源不断运向道门。
流风国投降不久,就有一座座分坛在昔日的国土上拔地而起。不过,不会在流风国建造另一座都坛了,白颖儿坐镇的都坛就在两国边境,这些分坛都将归属白颖儿座下。
虽然是角生国吞并的第一个国家,但他们早有预案,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,不需要秦桑过问。
事实上,从开战到流风国灭国,秦桑甚至没有向这边儿瞥上一眼。
他之前一直在靖坛,专心铭刻祭雷誓章。
当雷符铭刻完成,从此角生国便有了强有力的保障,担心声势太大,引来麻烦,秦桑准备等一段时间,再给雷兽战卫封印一道祭雷誓章。
此时,秦桑正祭出太阴灵剑,参悟四象九曜剑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