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人员忍不住问:“你确定只要半碗吗?”
帝平健点了点头,回答道:“是的,半碗就够了,谢谢。”
其实,帝平健心里清楚,其他收容所的孩子们每餐只能领到三分之一碗稀粥。
她觉得自己少吃一点,就能让其他孩子多分到一些,这样大家都能勉强填饱肚子。
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,帝平健每天都过着同样的生活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收容所收到的遗弃小孩却越来越少了。
这都要归功于天敏日复一日的努力,他一直在四处奔走,试图说服更多的富人投身慈善事业。
八年的时光转瞬即逝,如同流水一般匆匆而过。
在这漫长的八年时间里,帝平健始终坚持每隔几天便会留下自己领取的馒头,然后悄悄地去探望母亲。
然而,她每次都只是将馒头偷偷地放在母亲的房间里,便匆匆离去,甚至都不敢多停留片刻。
有时,如果条件允许,她可能会趁机看一眼母亲,但更多时候,她会毫不犹豫地直接转身离开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尤其是在最后的几年里,帝平健去看望母亲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。
这并非因为她对母亲的关爱有所减少,而是由于天敏的不懈努力,越来越多的富人开始投身于慈善事业,使得贫民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显着的改善。
如今,饿死的人已经寥寥无几,而遗弃孩子这样的事情更是几乎不再发生。
就在这一天,帝平健突然被天敏传唤到了收容所的大殿之中。
当她踏入大殿时,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安。
天敏一脸严肃地告诉帝平健,收容所里的孩子们一旦年满十二岁,就不能再继续留在收容所里了,他们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外出打工,以维持生计。
帝平健听完这番话,心中顿时五味杂陈。
她眼眶湿润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,但她还是强忍着悲痛,向天敏深深地鞠了一躬,表达了自己由衷的感激之情。
然后,她默默地转身,缓缓地走出了收容所的大门,从此踏上了属于她自己的人生道路。
帝平健站在收容所那扇破旧的大门口,缓缓地转过身来,目光凝视着收容所那略显破败的建筑。
她的眼眸深处,流露出一丝难以割舍的眷恋和不舍。
收容所,这个曾经给过她短暂庇护的地方,此刻却显得如此陌生和遥远。
帝平健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,然后毅然决然地转过身去,迈出了离开远离收容所的脚步。
她的手紧紧地握着那封推荐信,仿佛那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