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们纷纷规劝,湖广方向明军来援虽然得力,却终究是客军难以常驻,每每吓退贼军,秦岭北麓稍有风吹草动,便撤回湖广,从无久据之意。
况且其俱是客军,入陕西之地,军无纪律,若金之纯不在,恐怕兴安州会成拉锯之地。
人们多主张向城外的兴安知州袁韬投降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因为向城外王光昌、王光兴两兄弟投降没意义。
单是他们在城上看到的,王家兄弟围城这几日,从西边的汉阴、南边的平利,多次有使者入营,显然是马超和袁韬各自开条件招降他们呢。
而袁韬和马超两人,势力上又是袁韬大一点。
将城池献给袁韬,至少不必担心接下来再酿出大乱。
唯独城里的乡兵头目罗得鸿不同意。
罗得鸿的父亲罗世济,是兴安州平利县出身的进士,曾在渑池担任教谕,三年前李自成等人从山西渡过黄河时,攻破渑池,将罗世济生擒,想要把他裹挟劝降。
但罗世济拼死不从,最终被杀。
因此,罗得鸿对流贼一贯看不上眼,操练乡兵以来,多次仰仗火枪出城袭击袁韬。
不过他的乡兵人少,袭击虽有所获,却始终不能建立逐贼大功。
可是这会兴安州城能说上话的人,没别的办法了。
要么向城外的元帅府知州袁韬投降,要么向城外的湖广流贼王氏兄弟投降,要么让湖广明军飞过来,靠他们自己是绝对守不住这座城。
罗得鸿极力阻拦,却很难拿出解决危机的办法。
最终,兴安州一众士绅群策群力,决定打个时间差,趁袁韬刚刚跟元帅府接头,州中权当不知道这回事,向刚攻取汉中府的罗汝才求援,要把元帅府的嫡系部队迎进兴安。
至于这支嫡系部队进了兴安州,跟州里乱七八糟的各路军队是战是和,那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了。
反正兴安州已经够乱,没人怕更乱。
何况罗汝才的名气不坏——这家伙跟张献忠不一样,张献忠归附刘承宗之前,就已经把川北陕南的县城凿穿一遍。
而罗汝才,攻陷韩藩用的是假名,攻陷瑞藩则是最近的事,名气还没传那么大,人们只知道这个人突然就当旅帅了,根本不了解其精通大型工程的特质。
不过即便如此,事情也并不像兴安州掌权者想得那么顺利。
罗汝才确实像嗅到腥味的猫,点齐兵马冲进兴安,但在另一边,明军也没闲着。
祖大乐进山了。
??早上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