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上发布的这些文章,用极其隐晦却暗示性极强的笔法,描绘了一个“霸道书记”与“某神秘商人”之间可能存在特殊利益关系的想象图景,虽未点名,但指向性极其明确。
李东沐看着专报,眼神冰冷如铁。
他知道,新一回合的较量,已经开始了。而且这将是一场更加凶险、直指他人身和政治清白的恶战。
其实,对方的反击在他的预料之中,从威胁家人到政治污蔑,手段愈发下作,也愈发显示出其黔驴技穷的焦虑。
随后,李东沐将公安局和网信办的同志叫到了办公室。
“这几篇新闻报道的来源查到了么?”
“我们和网信已经联合调查,初步查清来源是一个外地注册的小网站,知名度很低。不过对方的推送很精准,明显是买了流量。”
“我们已经和上级网信、网监部门对接,并联系了平台方进行必要的处理,不过,因为已经经过了一夜的发酵,恐怕已经造成了一定的传播量。”
“书记,需要进一步追查信息来源吗?”赵强表情凝重道。
“查,不过要讲究方法。这种文章,大概率是通过层层转手发布的,很难直接追溯到当事人。我们当前重点是做好舆论引导,用事实说话。”
“另外,省纪委的观察员还在市里,我已经安排市委办公厅,把今天听证会的完整纪要,以及成立独立监督委员会的决议,正式抄报一份给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。既然已经要公开对决,那我们就要主动、透明。”
当前的态势已经透明化,就是要用阳谋对抗阴谋。越是有人暗中泼脏水,越要把一切摆在阳光下。
处理完舆论危机,李东沐将注意力转回刀疤之死的线索上。
这条线虽然断了,固然可惜,但并非毫无价值。
刀疤灭口,恰恰证明高盛强害怕刀疤活着会吐出更多东西。这更说明刀疤经手的事,绝不止西山煤矿事故这一件。
“赵强,集中调查组的精锐力量,深挖刀疤的社会关系、活动轨迹、银行流水,尤其是他失踪前后那段时间,他常去的地方,见过的人,打过的电话,一个都不放过,高盛强越是急着抹掉的痕迹,往往越是关键。”
赵强点头领命,随后神情一转。
李东沐看到了他有话要说,于是让网信办主任提前离场了。
“书记,我们对罗市长那边的监控,有了一点发现。”
“哦?”李东沐眼神一凝。
“罗市长的司机最近频繁地在非工作时间,独自去城西一个老小区,停留时间不长,行为有些反常。”
“经过排查,那个小区住着罗市长的小姨子,家境普通。但蹊跷的是,这个小姨子的儿子,最近刚刚全额付款买了一辆价值不菲的跑车,资金来源不明。”
“司机……小姨子……跑车……”
“跑车不是普通工薪阶层可以消费的起的,这很有可能就是通过不起眼的亲戚进行利益输送。继续盯紧,暂时不要惊动对方。”
“另外,查一下罗市长司机本人的经济状况。”
李东沐有一种预感,指向罗秉忠的证据链正在慢慢浮现。
或许,可以从内部找到突破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