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五中文网

三五中文网>大唐:穿越李恪,配角怎么当皇帝 > 第528章 错综复杂的勾注山(第3页)

第528章 错综复杂的勾注山(第3页)

对于李恪被两个突厥王子,绑架到草原,最终在勾注山脱困这件事。

在长安也有几分流传,但版本众多,细节模糊。

有人说是燕王李恪智勇双全,临危不乱,设计脱困。

也有人说是绑架李恪的那伙人,内部起了纷争,让他寻得了机会。

更多的人,从李恪组建燕王卫的细节看出,那些对李恪有过帮助的山匪,都被李恪收编整训,纳入其燕王卫的体系之中。

不然,为什么才刚刚组建的燕王卫,为什么对上突厥的精锐骑兵,就能

不落下风,甚至屡占上风?

这绝非寻常仓促成军能做到的,必然是吸收了勾注山中的土匪骨干,再经李恪以精良的装备加以武装,方能爆发出如此强悍的战斗力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再者,按照所有人正常的想法,就是既然那些绿林中人。

既然已经洗白上岸,跟着当今朝廷最红的皇子,前途无量。

就不会再回到这穷山恶水里,干那刀头舔血的勾当。

众所周知,跟着李恪,有官身、有俸禄,将来还能靠着军功搏个前程,远比在山里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,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,安稳得多。

更何况,李恪身为当今陛下的儿子,更不会主动与那些绿林势力牵扯不清。

毕竟皇子身份尊贵,与“匪类”为伍向来是朝堂大忌。

正常人都会着急撇清关系,毕竟稍有不慎便会落下“勾结匪患、意图不轨”的把柄。

稍有差池便会断送前程,甚至危及自身安危。

所以,在众多版本的流言中,大部分人都愿意相信,李恪在脱险后,出于仁厚和酬功。

对帮助过他的山匪进行了妥善的安置,或收编入军,或赐金遣散。

已然彻底了结了这段“不甚光彩”的过往。

至于那些未被收编、或者不愿被约束的,自然也就各自散去,重新隐没于茫茫山林之中,与尊贵的燕王殿下再无瓜葛。

因为这种做法,最符合皇室体面,也是那些注重规矩礼法世家大族,最普遍的看法。

毕竟谁也不愿相信,一位前途光明的皇子,会冒着断送前程的风险,与绿林势力牵扯过深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