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江坊终究还是没有恢复之前的繁荣。
尽管上元节的时候,柴绍在这里举办了宏大的灯会,可入春后,平常游人如云的曲江池畔,今年,不见多少人。
就算是有,也多是些喜欢吟秋悲诵的读书人,亦或者那些葬身于大火的亲朋好友前来缅怀。
“不少长安的富户,经常去市政院打探,询问购买土地的事。”
“他们想要在神仙里,为自家置办别院,也有些则是想要借着置办别院的由头,想给自家修建个商铺。”
“最近,这样的人更多了些。”
胡勇落后于张楚半个身子,详细汇报道。
“先不理会他们。”张楚直接摇头。
“神仙里,仍旧按照先前的规划修建。”
“道路,下水沟,沼气池,公厕,工业区,货物中转站,还有各种预留的通道·······”
“神仙里的土地,现在买,或许是一百贯,但每往后拖延一年,或许便就是二百贯,五百贯,甚至于更高········”
“只要神仙里规划的越来越好,发展的越来越好,这里的地方,便就会越来越值钱。”
张楚笑道。
他对于神仙里开放土地政策,其实是赞同的,但,这一步却不急。
短短数年,神仙里先是借助文化休闲这块牌匾,逐渐成为了长安的一个旅游中心。
慢慢的,随着秦川脚下的农作物丰产,随着红薯,土豆,棉花,甚至于忆苦思甜博物馆的加持,这里已是成为了京兆府农作物中心。
再后来,随着造纸作坊,印刷作坊,水车作坊等等作坊的建立,这里渐渐的又开始成为长安的一个工业中心。
同时,因为自己在这里接收了一大批吐谷浑的牛羊,再加上从外面来的胡商很喜欢在神仙里醉生梦死,所以,这里渐渐也成为了一个交易中心。
人,越来越多了。
而张楚很清楚,打造一个城池,是以年为单位的,十年,二十年,或者更久。
在这件事上,对于神仙里的发展,张楚比北山县还要更有耐心。
怎么说,这块地方是自家的,北山县说到底是朝廷的,而且,打造神仙里自己可以随心所欲,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,而北山县终归是要给上面有点交代,总不能一点政绩都没有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公子目光如炬,谋划长远,奴下佩服。”胡勇当即笑着便一个马屁就拍了上来。
张楚斜了他一眼,笑道:“怕是你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吧。”
“走,去市政院瞧瞧。”
“嘿嘿,公子,请!正好还有些事,要请公子拍板!”胡勇欣喜,不由得脚步也加快了几分。
市政院。
说是市政院,其实和普通的衙门没有什么太大差别,而且也不在神仙里的中心,而是在神仙里靠北的地方,看起来还都有些荒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