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八体,是指八种官方标准书体。对于佐史这样的基层文吏,八体属于硬性专业技能。
大篆、小篆、刻符、虫书、摹印、署书、殳书、隶书,八种书体合称八体,自秦朝沿用下来。
“左内史,八体的要求已经不符合大汉实际了,考核方面是不是也要跟着改变?”
陆鸣和卫青早有准备,了解过相关情况。
会不会大篆还有意义么?
始皇帝一统六国后,命李斯负责统一文字,在大篆基础上创制出了更简洁的小篆。
秦朝人自己都不怎么用了,汉朝还用这个考核官吏?
大汉创立之初还有些意义,官府需要有人能看懂秦朝文书。但是秦朝灭亡九十多年了,该看的早都看完了,该另行抄写的东西也早就抄写完了。
实际工作中,佐史只需要掌握隶书和简体字就够用了,最多再会个小篆。
掌握全部的八体,那是他的上司令史该有的技能。
令史的俸禄超过两百石,而佐史的俸禄在百石以下。一年赚那么点俸禄,不要有太高要求好不好。
刘彻跟着开口,“朕早就要求过,为了便于书写,基层公文要以隶书来书写,基层吏员更是要掌握简体字。
大篆早已经没有使用意义,不必再加入到考核之中。”
没想到是这种结果,倪宽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,过了片刻才开口,
“陛下说的有道理,考核内容确实需要改变。”
他也知道,大篆确实没有实际价值了,隶书和简体字才是以后公文中的通用的技能,再用八体当理由有些说不过去。
“陛下,臣想请问大将军,
啬夫需要处理乡间纠纷案件,不知军中将士是否曾学习过律法,臣下属的二十四位县令对此都有些担忧。
若是没学过,还请让他们及时学习。”
游徼的职务,原本就会吸收服役过的军人,斗食做的都是些杂务,倪宽可以放心的招收服役过的将士来任职。
但是啬夫和佐史都带有一定的专业性,倪宽并不放心。
最重要的是,这些职务原本都是由他和各位县令招收的,如今却被朝廷拿走一部分名额,以后可能会拿走的更多,他有些不满。
军中士卒就算读书识字又怎样,能有什么水平,他们就该做些斗食、游徼类的低级职务,才符合他们的身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