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一本书籍,又能学有所成,写出文章策论的人又有几成?
我相信大家都明白,这个人数一定不多,能不能超过十万都是个问题。
孔太常却说可能有数十万,还用二十万之数举例来反驳我,
岂不令人发笑?”
北宋初期,参与科举的人只有两万左右。
北宋中后期,人口过亿,是大汉的两倍还多。每三年一次科举,参与人数也就在十万左右。
这还是文治兴盛,堪称历代王朝巅峰的宋朝。
大汉就算推行了简体字,现在也凑不出这么多能应试的人口。
“二十万人参与科举,开玩笑也不是这么开的,不要太离谱啊孔太常。”
尴尬,孔臧现在就是尴尬。
为了把科举制可能得消耗说的严重一些,他特意多说了一些人,没想到被陆鸣抓住了把柄。
大汉确实没有这么多能参与科举考试的人。
但要是不这么说,只说有三万人参与科举,那才能花多少钱。
朝廷这些年越来越富裕,拿出这些钱,陛下都不带眨眼的。
“陛下推动儒学发展,教化天下有方,以后能参与科举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,
我们要考虑到以后的情况,对,就是这样。”
说这些话时,孔臧自己都底气不足。
“呵呵…”
陆鸣
“有件事告诉孔太常一声,也告诉诸位大臣一声。
纸张,要降价了,从十文钱降到两文钱,以后还能更低。”
又是一次暴击。
孔臧刚用纸张价格与粮食价格挂钩,渲染纸张的价格有多么昂贵,科举的消耗会有多么巨大,
转眼纸张价格就要下降到原来的五分之一,甚至还能更低。
打脸来的如此之快。
“富民侯怎么知道纸张会降价,而且会下降这么多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