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五中文网

三五中文网>小官之女的富贵手札 > 第980章 爵位(第2页)

第980章 爵位(第2页)

可温以缇刚要抬步开口,眼角余光便瞥见赵皇后投来的目光,那目光冷冽如冰,带着不容置喙的威慑,仿佛在无声提醒她“无需多言”。

温以缇心头一凛,到了嘴边的话瞬间咽了回去。

罢了,左右她已没力气再卷入这场争斗,不如静静站着,看赵皇后如何应对。

殿内的附和声渐渐平息,赵皇后才将目光先落在晋元王身上,眼神多了许多说不清的冷意,语气平静却带着重量:“晋元王说乡君乃宗室专属,可《大庆礼制》有云,凡有大功于社稷者,不分宗庶,皆可奏请授爵。如今除去宗室爵位,女子本就无爵可封,再无他途。温司卿立下这般赫赫大功,若换作寻常男子,便是一个一品侯爵也定然跑不了。本宫今日,不过是为她请封一个五品乡君之位,这又何过之有?

大庆的男子爵位,本就是为彰表功勋而设,等级分明如阶梯。

最顶端的是一等国公,受封者多是平定乱世、辅佐开国的元勋,金印紫绶,荣耀满门。

往下是二等侯爵,需有镇守一方、破敌安邦的实绩,才能得此封号。再便是三等伯爵,多授予剿匪平乱、督办要务有功的朝臣,虽不如前两等显赫,却也是实打实的功名利禄。

而四等子爵、五等男爵,与前几等爵位不同,虽无专属封号,却也由吏部严格登记在册,载入谱牒。受封者虽少了几分名号上的显赫,却能实打实享着爵位对应的俸禄与特权,如免除徭役、子孙可入国子监就读等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更重要的是,这两等爵位并非终身高定,日后若能在任上再立功劳,无论是督办要务有成效,还是领兵御敌有实绩,皆可凭功绩累计,由朝廷考核后升赏为三等伯爵,真正实现“以功进阶”。

这些爵位对应着明确的品级与俸禄,一等国公为正一品;二等侯爵分两种,有封号者为从一品,无封号者为正二品;伯爵亦如此,带封号的是从二品,无封号的则依功绩细分为正三品。

至于四等子爵、五等男爵,虽无复杂品级划分,却也分别对应着四品、五品官员的俸禄标准。

而这些爵位前三等,又分“世袭罔替”与“世袭”两种承袭,差别在于爵位能否代代“保值”。

世袭罔替,又称“铁帽子爵”,是极高的荣誉。爵位一经授予,可由子孙后代无限期承袭,且爵位等级永远不变,父亲是国公,儿子承袭后依然是国公,不会降等。

这种爵位极少,通常只赏给开国元勋或有定国安邦大功的家族,比如辅佐太祖打天下的几大家族,便保有此等特权。

世袭,也称“降等世袭”,是更普遍的承袭方式。受封者去世后,子孙虽能承袭爵位,但每传一代,爵位等级便会降一等。比如父亲是侯爵,儿子承袭后会变为伯爵,孙子再承袭则变为子爵,收回封号,依此类推,直到爵位降为最低等的男爵,若后续无新功绩,便不再世袭,享特权俸禄。

不过这“世袭”规则中,还藏着一种特殊情况,“世袭三代而后降等”,算是介于“世袭罔替”与普通降等世袭之间的折中礼遇。

比如某位官员因功受封侯爵,朝廷若特批“世袭三代”,那他的儿子、孙子承袭爵位时,便能与他一样保有“侯爵”身份,无需降等,三代之内,家族依旧能顶着侯爵的荣光,享有对应的俸禄与地位。

可这份“不降等”的优待有明确时限,等到第四代承袭时,规矩便会生效,爵位将从侯爵降为伯爵,之后再按普通世袭规则,每传一代再降一等,直至降为男爵后停止世袭。

这种设定,既给了功臣家族足够的体面与缓冲,也避免了爵位过度泛滥,算是朝廷平衡功勋与制度的巧妙考量。

与之不同的是宗室男子的爵位,那是依血脉亲疏而定的“天潢贵胄”。最尊贵的是亲王,次之是郡王,再往下便是镇国将军与辅国将军。

虽也有品级俸禄,却无需凭功绩挣得,只需凭着宗室身份,便能代代承袭,是与功勋爵位截然不同的“皇亲待遇”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