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少不用再让老爷为这些事烦心了。
正要问他们的住处,好送他们回去,一旁的英娘却忽然开口了,声音清脆:“爹爹娘亲,我们不是还要去那知味书局一趟吗?”
英娘早前已完成了老爷爷交代的事,教周围的孩童和街坊们学了些《应急活法》里的知识,虽效果有限,却也让大家都粗浅地了解了一二。
这会儿,她心里却惦记着那知味书局。
这是英娘先前打探到的,老爷爷手中那本《应急活法》,正是从知味书局中卖的,全京城只此一家有售。
如此看来,老爷爷同这知味书局定是有些不一般的关系,说不定此番前去,还能再遇上他呢。
英娘心里也揣着满满的好奇,这书局里除了《应急活法》,还会有什么样的书?
其实早在来温家之前,英娘就提过去书局的事。钱氏想着,书局里多的是书墨气,孩子们去看看总是好的。
常峰也觉得一家人难得出来一趟,若是温家肯收留自然最好,若是不肯,逛逛书局也好,尤其小儿子,或许能多沾些文气。
他们这一辈怕是再无出头之日了,可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培养。至于将来能不能考科举,还要看日后的政策。
但小儿子学问好了,说不定将来,到孙子辈,他们常家还能重现官宦门楣的荣光呢。
常峰这般想着,便对管家道:“劳烦管家爷爷,先送我们去知味书局吧。”
管家听见“至味书局”四个字,先是一愣,眼里闪过几分错愕。
他瞥了眼常家四口,眉头微蹙,心里暗叹,这世事当真是无常,有些人、有些事,绕来绕去竟还是脱不开干系。
他想起那位周大人与常芙姑娘的事,常家如今这境况,若是与那边牵扯,不知是福是祸?
管家心里隐隐有些不愿,可这是人家自己的要求,他一个下人怎好多嘴。
短暂的错愕后,管家很快敛了神色,躬身应了声“是”,转身便去跟车夫交代路线。
常峰和钱氏将他方才的反应看在眼里,只当他是诧异,诧异他们都落魄到这般田地了,竟还有闲心去书局这种地方。
夫妻俩对视一眼,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,像是被人轻慢了一般,微微泛起涩意,却都默契地没将这点难堪露在脸上,只低头哄着孩子们坐稳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