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姓周,”他的声音混在风里,带着点咳嗽,“你叫我周爷爷就好。”
望着周爷爷的背影,阿姐急忙往前追了两步,扬着嗓子喊:“周爷爷!您放心!我一定把书里的法子都记牢,教给院里的叔叔婶子们!”
风卷着她的声音往前送,周爷爷的脚步顿了顿,远远地摆了摆手。
阿姐又赶紧补充,声音脆生生的,带着点急切:“对了,我叫巧娘!您要是再来城南,就来这院找我,我给您烧水喝!”
巧娘才攥紧怀里的书往回走,刚迈过门槛,就被一只手狠狠揪住了耳朵,阿娘站在堂屋门口,眉头拧成个疙瘩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
“你这死丫头!耳朵长哪儿去了?”阿娘的声音又急又气,扯得巧娘歪着身子直吸气,“我刚说什么?那来路不明的老头能是什么好人?城南这地界,除了坑蒙拐骗的还能有什么?你倒好,还追出去跟人搭话!”
耳朵像被火烧一样疼,巧娘咬着唇不敢作声,只把怀里的书护得更紧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手里抱的什么?”阿娘眼尖,瞥见那本书,劈手就夺了过去。
巧娘被揪得耳朵火辣辣地疼,忙仰着头解释,声音带着点发颤的急切:“娘!这是方才那位周爷爷送我的!他说特意来城南,就是想把书里的法子教给大家,都是治病救人的讲究!弟弟刚才头晕倒了,他用的那些法子,就是从这书上看来的!”
书页被扯得哗啦响,阿娘翻了两页,眉头皱得更紧,家里虽穷,却也都识字,看得出上面的字迹工整,说的都是些头晕、腹痛的应对法子,不像胡编乱造的。
方才的火气消了大半,她把书往桌上一撂,语气还是硬邦邦的:“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。”
这时,里屋传来爹爹虚弱的声音:“巧娘,过来。”
巧娘立刻挣脱阿娘的手,跑到床边。
爹爹半靠在床头,脸色蜡黄,盖着的薄被下,腿还肿着。
他咳了两声,伸手摸了摸巧娘发红的耳朵:“阿娘是急坏了,别怪她。”
又看向桌上的书,“那老爷爷……真是好人?”
“嗯!”巧娘用力点头,眼睛亮起来,“他说书里的法子能救人,弟弟头晕就是用书上的法子救的!”
爹爹望向那本书,沉默了片刻,轻轻叹了口气:“既是能救命的书,就留着吧。你娘……也是被穷日子逼怕了。”
巧娘没说话,只是往爹爹身边凑了凑,听着他胸口起伏的喘息声,心里暗暗打定主意,定要把书里的字都认全了,说不定,以后还能帮上爹爹呢。
阿娘把书往桌上一放,她瞥了眼床上的父女俩,嘴角撇了撇,语气还是硬邦邦的,却没了方才的火气:“合着就我是恶人,你们倒都成了良善之辈。”
她拢了拢衣襟,声音沉了些:“咱们常家祖上也是官宦之家出身,如今虽落了难,住进这城南破院,可规矩不能丢。”
说罢瞪了巧娘一眼,“当初教你的,忘了?这地方龙蛇混杂,三教九流什么人没有,打交道总得多个心眼,怎能随便跟陌生人搭茬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