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绝非寻常医书,字字句句都切中要害,是能实实在在救命于水火的宝典。
疫病二字,素来是历朝历代的心腹大患,如悬顶之剑,稍不留意便会酿成滔天大祸。
众人想起几年前江南那场而起,各地疫病骤发,异象频发,更衍生出种种怪症。
彼时京中人心惶惶,若非天幸才未被波及,那份恐惧至今想来仍让人脊背发凉。
而此刻捧在手中的《疫中救民方略集》,竟将疫病防治记载得细致入微。
从不同疫病的诱因、症状辨别,到对症的药方配伍、施针手法,甚至病愈后的调理、后遗症的应对,都标注得清清楚楚,附上的案例更是详实得如同亲历。
这般周全,仿佛将那场江南疫病的血泪教训都凝练成了救命的指南。
“知味居士当真心系天下啊!”有人忍不住红了眼眶,声音带着颤意。
这般呕心沥血编纂的方略,不是为了扬名,而是为了护佑苍生,单凭这份胸怀,便值得他们这些医者一生敬仰。
先前还揪着“女子署名”不放的人,此刻再想起那些嘀咕,只觉羞愧。
些许偏见与这两本沉甸甸的医书相比,实在是轻如鸿毛,不值一提。
只盼日后若真遇危难,能凭此方略,多救一人,便是对知味居士这份心意最好的回应。
两本医书的热度,也让知味书局再次闯入众人视线。
此前,《知味小语》的风头已渐渐淡了,亏得温以缇想起做挂件的法子,又经苏青琢磨出主意,把这些小物件封进不透光的布袋里,里头有好有坏,样式各异。
这般设计正合了人的心思,有人偏爱某款挂件,却碍于规则,只能不停买《知味小语》、拆袋子,盼着能撞上心头好。
温以缇听闻此事,不由夸了苏青,竟无师自通想出了现代那般火热的盲盒玩法,真是块做生意的料。
也因着这些挂件,知味书局再度成了孩子们的心头好,《知味小语》才始终有人翻看。
待到两本医书问世,行医之人纷纷涌到知味书局购书,这才发现,这位知味居士竟还写过儿童启蒙读物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那些追慕知味居士的人,索性将他从前的书也买了回去。
回到家翻开,明知是给孩童看的,却无半分轻视。
快速读罢,都忍不住赞叹、知味居士当真是大才!从治病救人的医典,到启蒙孩童的读物,竟样样做得这般出色。
“爹爹,娘亲,快点呀!”
郑国公府前院,小英娘早已立在廊下等候。正是盛夏时节,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细罗纱袄,领口袖缘绣着浅碧色缠枝纹,薄如蝉翼的料子透着微凉的气,衬得肌肤莹白如玉。
乌黑的头发松松挽了个双丫髻,簪着两朵赤金累丝嵌红宝石的小莲花,走动时金辉流转,与发间垂下的珍珠流苏相碰,发出细碎的轻响。
下身是条水绿色软绸裙,裙摆绣着几尾银线小鱼,跑动时仿佛真要游进碧水里去。脚上一双绣着荷叶纹的软底缎鞋,每走一步都透着灵动。
才七岁的年纪,站在那里却自有几分世家嫡女的端庄,可笑起来时眼睛弯成月牙,又满是孩子气的娇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