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五中文网

三五中文网>晚唐浮生 > 第一百零四章 后记·山谷(第2页)

第一百零四章 后记·山谷(第2页)

偌大一个赵国,就在先帝的百般呵护下,走过了十年的历程。

赵王也是有雄心壮志的,更会礼贤下士、关爱民生、操持军务,整个伊丽河谷在他的治理下,蒸蒸日上,渐渐有了相当的起色。

可惜了,如果先帝再活十年,再给赵国十年时间,届时可能又是另一番难以想象的繁荣景象了。

今上虽然多次表示要继承先帝遗志,但这种事情谁敢保证呢?

像这一次随移民一起抵达的,还有大量急需的物资,甚至是新培育的农作物种子、耕牛挽马、布匹书籍、常用工具等等,其价值委实难以估量。

正在路上的那一批移民也携带了海量的物资及各类专业工匠,无论哪样都可以极大改善伊丽河谷的现状。

万一新君给伊丽河谷“断了奶”,那日子可就难受了。

他们现在能稳稳压制热海突厥、八剌沙衮回鹘一头,靠的就是洛阳朝廷的大力支持,一旦没了,届时不说被另外两家压下去吧,至少也会放慢发展速度,让人十分头疼。

也正因为如此,此番赵王世子邵修文进京奔丧,就精挑细选了很多礼物。赵王也千叮咛万嘱咐,见到二叔时一定要执礼甚恭,多讲感情。

今上是性情中人,多打感情牌、亲情牌,效果比什么都好。

“前路晦涩难明,唯有乞求老天保佑了。”钱六郎策马而走,沿着缓坡进入了山谷之中。

农田、菜畦、果园、牧场、森林、河流、高山……

伊丽河谷当真是西域最肥美的一处所在了,农牧皆宜,土壤肥沃,怪不得自匈奴时代起,这里就被争夺来争夺去,没有个尽头。

如今大夏崛起,声势日盛,伊丽河谷被来自中原的华夏子民占据,希望能一直如此吧。

清脆的马蹄声在山谷中不断回响。

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个村落、一座座城池。

城墙之外,铁匠学徒已经点燃了炉子,再过一会,叮当的旋律就会响彻一整天。

山野小店之中,早起的信使、商旅正在照料马匹,打算趁早赶路。

辽阔的牧场之上,农人们挥舞着镰刀,为入冬准备草料。

粗粗整饬出来的驿道之上,一辆辆马车满载粮食,前往各个仓库。

学堂之中,来自中原的经学生抑扬顿挫地读着经典书籍,堂下蕃汉学生懵懵懂懂,跟着诵读。

一切早就走上正轨,一切还需继续夯实根基。

……

已经改名“大宛”的拔汗那城刚刚经历了重修,更准确地说是扩建。

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在西域也算得上是名城大邑之一了,虽然没法和中原比。

楚国建立已有数年,楚王邵慎立也渐渐在中亚站稳了脚跟。

这个过程并不容易,意味着无数难以想象的铁与血。

楚国与赵国,终究不一样啊,两位大夏亲王的风格也不是一回事。

赵国建立已逾十年,赵王会治军,会打仗,但他更喜欢的还是梳理内政,发展生产,积蓄国力。

楚国立国时间较短,楚王的脾性也更勇猛精进一些。早些年的时候,邵树德曾以为这个儿子军略比不上老大,文治也比不上,但就近两三年的情况来看,这位大夏七皇子的军略被人低估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